脊中穴属督脉,具有温中通督,止痉宁神,健脾利湿之功,常用于治疗腹泻,痢疾,痔疮,脱肛,小儿疳积,癫痫,腰脊强痛,增生性脊柱炎等症。当脾胃虚弱,寒凝中焦导致腹痛,痔疮,脱肛,腹泻之证;或是因肾虚失养,经脉痹阻引起腰脊强痛时,脊中位置就有可能出现疼痛现象,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之后再进行调理治疗。
作者:不帅你赔钱
科学定位:在背部脊柱区,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快速取穴法:坐位,在背部脊柱区,两肩胛骨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7胸椎棘突,向下数4个椎体,即第11胸椎棘突,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本穴,按压有酸胀感。
皮肤-皮下组织-棘上韧带-棘间韧带。浅层主要布有第11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,静脉。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(后)静脉丛,第11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11肋间后动,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。
操作方法:俯卧位,在背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。
进针深度:针0.3-0.5寸,留15分钟;艾炷灸3-5壮,或温和灸10-15分钟。
功能:健脾利湿,镇痉固脱。
主治:黄疸,痔疾,泄泻,脱肛,小儿疳积,癫痫,肝炎,肠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