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举制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它的影响体现为: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,缓和社会地位差异带来的矛盾,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;为专制统治提供优秀人才,一定程度上保证官吏清廉,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;延续传世经典儒家文化,启发当代考试制度。
科举制度的起源于发展:
科举是隋朝至清朝末年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,由于采用的是“分科取士”的方式,所以名科举。《诗话二则·推敲》中记载着:“岛初赴举京师” 这一句话。诏令宣布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,同时开设志行修谨,清平干济两科开始取士,后来隋炀帝又增设了数十科,科举制基本已经出现了,但是很多地方没有完善,仍然有点像两汉的察举制。唐朝时科举制就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和发展。
唐科举制有常举和制举两类,后来武则天还设了武举。常举每年举行,除进士科外,复置秀才、明经、明法、明字、明算等多和种类。学馆的学生可以直接报考,不在学的自行向州、县报考合格后再由各州县送报中央参加考试。考试的人以进士、明经两科最多。考试的内容,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,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。考试归六部中礼部负责监管,考试及格者称为"及第"。录取数进士科约为应试者的百分之二左右,明经科为十分之一。所以这么一看进士科得第是比较难的。
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,但是由于宋代有“重文轻武”的思想,所以导致了宋代的选官变的十分冗杂,其中仍以“进士科”最为出名。同时宋代也在一些地方做出了改变,比如宋代将进士分为三等 一等称进士及第,二等称为进士出身;三等称为同进士出身,经过宋代的发展,科举制度很快得以发展,在明清时达到鼎盛。同时明清在科举制改变上较原来更大,也更加全面。